• <samp id="mckso"><s id="mckso"></s></samp>
    <input id="mckso"></input>
  • 選擇搜索項

    國際包裝水行業:經驗與熱點

    信息來源:中國食品報     發布日期:2018-07-03 11:54:36    閱讀:0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為行業搭建的中外專家交流平臺——“2018中國·國際包裝飲用水峰會”雖已在兩月前落下帷幕,但中外行業專家就各自專業領域進行的報告分享對包裝飲用水的生產和消費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啟迪,其中,3位國外專家的發言讓與會者對國內外包裝水行業的異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體會。

    峰會上,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理事長趙亞利概括了國內外包裝水的趨同與差異,她表示,全球包裝水的發展共性是消費需求保持正增長,水對人類的健康很重要,水源不同造成了各國包裝水品種和包裝的差異——在水資源和包裝飲用水的品種結構上,中國與美國的趨同性較強,與歐洲有顯著差異。

     

    天然礦泉水:國際市場有特殊監管與要求

    達能全球水事業部科學法規事務總監/國際瓶裝水協會技術質量安全委員會聯合主席安妮可·莫羅(Annick Moreau)在峰會上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國家和超國家性標準的科學依據——WHO飲用水準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包裝飲用水標準分為兩個,一個是針對天然礦泉水的標準,另一個是針對所有其他包裝水的標準。其中,天然礦泉水在Codex標準中的定義要點包括:源自天然或開采于保護良好的地下水;含有礦物質、微量元素;沒有人為污染;具有穩定的、不受溫度影響的礦物質成分;在水源地灌裝,并保證衛生環境;沒有任何消毒處理;允許使用去除某些物質的去除技術等。同時,Codex標準還對天然礦泉水中與健康有關的物質進行了限量,如表面活性劑、殺蟲劑和污染物、礦物油、多核芳香烴等。安妮可·莫羅(Annick Moreau)介紹,歐洲82%的瓶裝水是天然礦泉水,由法規Dir.2009/54對其進行開發和銷售;用于人類飲用的水稱為飲用水,由法規Dir.98/83負責管理。在這兩項法規的管理下,歐盟將瓶裝水分為天然礦泉水、天然泉水和其他飲用水(包括飲用水/餐飲水/工藝用水/制備水)三類,其中天然礦泉水占82%,天然泉水占15%,其他飲用水僅占3%。要求天然礦泉水應經過地質和水文地質勘察、物理和化學調查、水源處微生物分析以及可由企業自主選擇是否進行臨床和藥理學研究等,以保證天然礦泉水的“純凈”、穩定,并建立起保護措施。

    而在除歐盟以外的其他地區,政府部門對天然礦泉水的要求主要有:應當是保護良好的地下水,經自然涌出或經鉆井采集;天然礦物質含量未變化;可以除去不穩定或天然不利成分;可使用臭氧、微濾、UV等方法進行滅菌或除菌以及可限定最低礦物質含量,如美國要求溶解性總固體大于250mg/L等。

    對于目前一些消費者熱衷的“富硒”產品,安妮可·莫羅(Annick Moreau)表示,天然礦泉水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硒元素,但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國際瓶裝水協會認為,Codex標準和歐盟法規中對硒都有最高限量規定,要求飲用天然礦泉水含有的硒不應超過0.01mg/L。

     

    飲用水健康聲稱:各國規定各不同

    雀巢全球水業務科學法規事務總監及歐洲瓶裝水協會質量法規委員會聯合主席娜塔麗·貝里奧(Nathalie Beriot)在峰會上介紹,水的健康益處在科學層面認知上是合理的,水的主要價值是水合作用,水是最天然和最健康的水合物。除了這一生理事實以外,其他關于水益處的科學證明,只要本國的監管機構認可,就可以用于消費者溝通。飲用水的“聲稱”指的是“任何聲明或暗示水的起源、營養特性、性質、成分及其他品質有關的特定特征的自愿陳述或圖像”,分為與能量、礦物質等相關的營養聲稱和與身體功能相關的健康聲稱兩類。

    娜塔麗·貝里奧(Nathalie Beriot)介紹,歐盟批準了水關于維持生理、認知功能和調節體溫的兩項健康聲稱,對天然礦泉水有一份允許的營養聲稱和指標要求清單,如果產品品質符合,就可以針對這些營養素進行聲稱。在歐洲,一些包裝飲用水品牌還可以進行特定的健康聲稱,如促進消化等,但是需要提供相應的科學依據,并經本國當局批準。而中國、美國以及另外一些國家基于現有的市場環境和消費者認知,尚未批準有關水的健康聲稱。全球范圍內至今為止沒有任何權威機構允許飲用水進行減少疾病風險的聲稱。這意味著,一些宣稱飲用水具有某些養生功能甚至治病功能的企業或者個人,其實一直在“違規宣傳”。

    據了解,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包裝飲用水的名稱應當真實、科學,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種或若干種成分來命名。包裝飲用水的標簽標識應符合GB 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規定,應清晰、醒目、持久,使消費者購買時易于辨認和識讀。包裝飲用水的產品名稱不得標注“活化水”“小分子團水”“功能水”“能量水”以及其他不科學的內容。

     

    嬰兒飲用水:部分國家有特定或推薦法規

    娜塔麗·貝里奧(Nathalie Beriot)介紹,嬰兒作為最有敏感的消費者,一些國家對其飲用水制定了要求,例如要求不含有太多礦物質及具有特定要求的標簽等。在對全球40個國家的考察中,雀巢發現,部分國家有對嬰兒飲用水的特定法規或推薦法規,這些法規主要是針對飲用天然礦泉水。在歐盟、俄羅斯、南非等國家和地區,企業可以聲稱表明天然礦泉水適合嬰兒喂養。歐洲地區對嬰兒飲用水有一個推薦法規,還有12個國家制定了允許具體聲稱的成分標準,其中,意大利衛生部對相關聲稱進行了逐一的科學評估。

    娜塔麗·貝里奧(Nathalie Beriot)表示,在對嬰兒飲用水的標準中,最常見成分標準是對溶解性總固體和氟化物、硝酸鹽、硫酸鹽和砷的要求,少數國家對鈉、鈣、硒、錳、鎂等成分構成上有限制,一些國家對安全指標如污染物(農藥、重金屬)、微生物和放射性物質有限量要求,但每個國家要求的具體限量值各有不同,這也許是針對各地水源的特點而制定的。

    娜塔麗·貝里奧(Nathalie Beriot)表示,總的來說,目前只有少數國家有關于嬰兒飲用水的相關法規,并且主要集中在天然礦泉水。他們設立標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嬰兒攝入過多的礦物質,所以有關于溶解性總固體和礦物質的規定。大部分國家并不為嬰兒水做特別規定,認為所有的水對嬰兒都是安全的,但水應當被煮沸再飲用成為保證嬰兒健康飲水的重要建議。

     

    雙酚A:被輿論審判的安全性

    雙酚A在一些國家和地區被認為具有潛在毒性而被禁止在食品包裝中使用。美國瓶裝水協會(IWBA)總裁喬多斯(Joe Doss)在此次峰會上提出,雙酚A已經安全使用了50多年,含有雙酚A的聚碳酸酯(PC)桶具有高度的抗裂性、耐用性和透明性。盡管雙酚A的安全性已經確認了很多次,但它的未來可能取決于公眾輿論的審判,就目前來說,消費者接收到了過多的反面信息。美國瓶裝水協會和其他盟友將繼續捍衛雙酚A安全性,未來,瓶裝水可能會是唯一允許包裝容器使用雙酚A的食品。

    喬多斯(Joe Doss)進一步解釋說,包括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美國國家毒理學計劃(NTP)、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等在內的機構都認為“使用含有雙酚A的塑料食品包裝是安全的”。另外一些機構如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等態度則相反。目前,歐盟委員會已經要求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重新評估雙酚A的安全性,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的評估預計最早將于2019年底獲得結果。在此之前,媒體與消費者不應過度解讀有關雙酚A的信息。

     

    回收塑料:瓶裝水包裝發展熱點

    喬多斯(Joe Doss)對美國的包裝水市場做了分析,他表示在美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裝水占67.5%市場份額,桶裝水占10.6%,1-2.5加侖包裝水占8.5%,其他占13.4%。其中在500mL瓶裝水中,35.7%為天然礦泉水、泉水等,64.3%為純凈水。而在2000年時,則剛好相反,純凈水僅占32.7%,在這十幾年中,純凈水市場占比翻了一番。喬多斯(Joe Doss)認為,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未來使用回收PET來生產包裝水瓶可能成為大多數國家的選擇。

    喬多斯(Joe Doss)表示,目前美國瓶裝水產業面臨一些問題,環境問題是其中最緊迫的。實際上,包裝水是一種安全健康方便的飲料,任何阻止瓶裝水消費的行為都不符合公眾利益。根據統計,在美國,瓶裝水用水量僅占全部用水量的0.01%,在美國所有的地下水使用中只占0.02%;瓶裝水產生的垃圾僅占美國垃圾總量的0.33%。此外,根據瓶裝水行業用水和能源利用率報告,平均來說生產一升的瓶裝水僅需要1.3升的水和0.24兆焦耳的能量,與其他飲料行業相比,瓶裝水的水耗和能源使用比例最低。喬多斯(Joe Doss)認為,瓶裝水在所有預包裝飲料產品中對環境影響最小,減少包裝對環境的影響的努力應當集中在所有消費品而不是僅僅瓶裝水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美國瓶裝水協會對輕量化研究發現,在14年的時間里,500毫升塑料瓶裝水容器的重量減少到平均9.25克;從2000年到2014年,平均瓶重下降了51%,節省了62億磅聚酯樹脂。2015年美國瓶裝水協會的回收PET研究發現,從2008-2014年,可回收PET在瓶裝水包裝上的使用量從3.3%增長到20.8%,增長了17.5%;2013-2014年,可回收PET在瓶裝水包裝上的使用量增加了8%;2014年,在瓶裝水包裝中使用可回收PET的公司,每個包裝使用可回收PET平均含量為20%,有些公司使用量則達到50%、75%或者100%;2014年,所有瓶裝水包裝的可回收PET平均含量為4.1%,2008年僅為0.2%。

    喬多斯(Joe Doss)認為,PET是世界上最常用的可回收塑料,美國瓶裝水協會的目標是百分之百回收PET容器,但是回收的關鍵是“如何讓更多的人回收他們的瓶子”。隨著全世界的消費者越來越意識到環境中塑料垃圾的增加,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固體廢物、二氧化碳的排放,減少能源消耗,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采取促進塑料回收的政策,從政府項目、企業責任、團體志愿活動到消費者教育,可回收PET塑料政策正在得到更多宣傳與落實。中國從2018年1月1日起禁止進口包括塑料在內的幾種固體廢物,這可能導致歐美國家集中精力提高本國的回收能力,并鼓勵發展更好的技術進行材料分離。喬多斯(Joe Doss)也認為,在中國目前的國情和消費者認知條件下,包裝水企業可能需要購買更多的全新PET。

    (羅晨)

    成年美女黄网站18禁视频
  • <samp id="mckso"><s id="mckso"></s></samp>
    <input id="mckso"></input>